供應鏈,特別采訪了中國珠寶行業資深人士劉先生。劉先生表示:鉆石從生產加工到銷售要經過4個環節:原石批發-加工(切割拋光)-批發商-零售商。
在批發這個環節,價格非常透明。批發商薄利多銷,利潤只有5%左右,是全世界的通例。而零售商量小利多,銷售價格一般是批發價的3倍。
顯而易見,在整個鉆石產業加價率最高的是零售商。
劉先生表示,零售商家也是有苦難言:零售商看似加價比較高,其實最后到手也沒多少錢。
從批發回來到賣給顧客,中間經歷了太多環節。其中有商場扣點、宣傳推廣費用、裝修折舊、人員工資、商品積壓成本,這些加起來是很大一筆費用,最后也剩不了多少。”
一個珠寶品牌進商場,商場收取的銷售提點就要達到25%~30%,裝修費用、人員工資占到15%,還有就是廣告營銷推廣費占到15%,再加上商品占壓資金成本以及商場里在節慶里臨時搞的一些促銷活動,最終拿到手里的并沒有多少錢。
最關鍵是商場里的扣點太高了,如果商場的扣點不降低,作為珠寶商,在商場里賣鉆戒加價低于2倍的話,可能成本都收不回來。還有珠寶業的人士認為,雖然大家產品是一樣的,但是消費者購買的不是鉆戒本身,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還有品牌帶來的溢價。
目前商場鉆戒,國際品牌比國內品牌高,香港品牌比內地品牌高。“就像在市場上買一斤土豆2塊錢,在酒店里炒成土豆絲要8塊錢,你能按照2塊錢來買這盤菜嗎?”一位從事珠寶營銷的業內人士說。
消費者對零售商的3倍加價,感覺像被騙了!
針對上述現狀,很多消費者表達了相反看法,有市民認為,珠寶和蘿卜、土豆不同,單價動輒幾千塊甚至數萬塊,如果加價幾倍的話,價格就讓人覺白白多花幾千塊,有被宰的感覺。也有市民認為,珠寶生產銷售經歷的環節多少,這是商家之間的事情,不能都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珠寶商家應賺取合理的利潤,而不是“暴利”。如果一個鉆戒的售價比成本價高2倍的話,他寧愿不買。為徹底打破福州鉆石暴利,晚報明天繼續跟蹤報道。
市民發問何時能買到“實惠”鉆石
很多人相信愛神丘比特的箭尖是鉆石做成的,所以為心愛的人戴上鉆戒,才能見證愛情的永恒與堅定。
有專家表示,目前在福州的珠寶鉆石市場,購買結婚鉆戒還是主流,30分~ 50分鉆戒是最暢銷的級別,購買克拉鉆作為投資收藏也是一個新趨勢。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接下來婚慶市場將迎來一個新的高潮,福州的不少珠寶商家繼續以打折為主要營銷手段。
業內人士卻指出,盡管一些傳統珠寶商已半價打折,但商家仍有利可圖,消費者若按鉆戒的標價購買,肯定多花一大筆冤枉錢。
筆者接到市民王女士的電話,看了昨天的報道以后,剛好最近要買一顆鉆石,不知道哪里能買到實惠鉆石?晚報明天將為你帶來鉆石價格風暴“福州鉆石直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