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小幅低開,開盤之后指數小幅震蕩,隨后央行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兩市股指盤中直線拉升,滬指站穩2900點,券商股引領大盤走高。
午后,兩市股指在2900點上方持續震蕩,表現較為強勢。但兩市成交量依然維持低迷狀態,在市場情緒有所企穩的情況下,市場資金觀望情緒比較濃厚。
從盤面上看,個股漲多跌少,券商股帶動市場人氣,柔性屏概念表現活躍,豬肉股午后持續回暖,鋼鐵、石油、化肥等不少前期滯漲的板塊表現比較強勢,白酒股受舍得酒業影響,跌幅居前,保險股受中國人保影響,跌幅也比較明顯。
截至收盤,滬指漲0.62%,深證成指漲0.7%,創業板指漲0.46%,兩市合計成交3642.3億元。
消息面上,11月18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下調至2.50%,上次為2.55%。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因此凈投放1800億元。
國泰君安認為,近期通脹預期沖擊市場,本輪通脹結構性明顯,政策、經濟和金融環境與此前顯著不同,對股市沖擊將有限。在市場對通脹擔憂加劇中,第三勝負手已經開啟,市場風格轉向金融等估值低、盈利確定性高的行業。年底前外資流入有望加速,核心資產表現有望占優。
國盛證券指出,年末年初將是A股市場壓力最大的時刻。行情或需等到春暖花開時。一方面,通脹持續沖高之下,已開始掣肘貨幣放松節奏。11月5日僅略微調降MLF利率5bp,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從時點上看也有跟通脹“賽跑”的意味。同時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要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發散。后續隨著通脹進一步沖高,貨幣階段性可能難再有放松。另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而年內政策托底空間已顯不足。10月社融大幅走弱,貸款、專項債和票據是主要拖累項目。其中貸款和專項債均受到了投放節奏提前的影響。此外,月底MSCI完成擴容后外資流入大概率放緩。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