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但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的原因自己隨便吃點,也常帶孩子在外面亂吃,隨便“糊弄”一口。
殊不知,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危害。
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
6歲的孩子因媽媽沒有時間做早餐,長期食用路邊攤的里脊餅,導致亞硝酸鹽中毒,患上了腎衰竭;小學生用油炸零食當早餐致膽囊纖維化....


家長的無知很可能就斷送了孩子的健康,早早地讓孩子背負身體上的疼痛。孩子早餐吃什么,怎么吃,是一門大學問,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5大“假營養”早餐,不建議長期吃
白粥+咸菜
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早上不許喝粥”,遭到一大批網友質疑。大眾普遍認為喝粥養胃,怎么就不能喝了?
其實,張醫生的意思是指早餐不能只喝粥。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營養成分單一,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其他營養成分含量都非常低。
此外,白粥是半流食,長期喝反而會讓胃的消化能力變差,并不能養胃。

而對于中式傳統早餐粥加咸菜的搭配,更是要打一個大大的“X”。咸菜這類腌制食品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容易損傷胃黏膜,會增加胃癌、食管癌的發生風險。
所以,如果早餐習慣喝白粥的話,建議搭配肉、蛋、新鮮蔬菜等,既營養又健康。
牛奶+雞蛋
雞蛋和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很多人覺得這對CP是最完美的早餐搭配,其實不全是。
蛋白質只有在碳水化合物提供充足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它應有的生理功能,否則會被當作熱量而消耗掉,造成浪費。而僅僅是牛奶+雞蛋的搭配,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果攝入不足,會影響孩子一上午的學習、運動。因此,我們建議,早餐在“牛奶+雞蛋”的基礎上,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包子、餃子。

豆漿+油條
“豆漿+油條”的組合在生活中很常見,但這也并不健康。
大豆變成豆漿之后,鈣含量只是牛奶的1/10。而像油條或雞肉卷等油炸食品,熱量高,油炸過程還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長期大量攝入高油脂食物容易發生肥胖。
而且油性大的食物不僅不利于孩子吸收營養,反而會讓孩子出現犯困,思維不清晰,食欲下降等情況。所以,孩子的早餐應該烹飪簡單一點,適度清淡,健康又不損失營養。
早餐奶+小蛋糕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打著“早餐奶”旗號的“牛奶”,聲稱加了“谷物”、“紅棗”或 “核桃”,聽起來好像天然健康,也更有營養,可都是營銷噱頭罷了。
還有果蔬飲料、酸奶飲料,其實都只是調制乳或飲品,不光蛋白質無法達到國家標準,還會額外添加糖和其他添加劑。
同類型的還有蛋黃派、起酥面包、餅干等方便攜帶又好吃的食物,簡直是偷懶最佳之選。

但這些都屬于高糖食品,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低,無益于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應少吃或不吃。
隔夜飯菜
有些家長犯懶,經常在晚上多做一些飯菜,第二天加熱一下讓孩子吃,簡便快捷。
但隔夜飯菜在放置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還容易滋生細菌,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如果處理不妥,孩子食用之后,就很容易引起腹瀉、嘔吐等一系列問題,所以盡量不要讓孩子吃。
以上幾種“糊弄式”早餐,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身高、免疫力和脾胃。孩子的腸胃本就脆弱,如果吃的不對,時間久了很容易引起積食,損傷脾胃,從而阻礙孩子生長發育。
針對孩子脾胃不適的癥狀,明代著名兒科類中醫文獻《痘疹金鏡錄》里有記載名方——四磨湯,具有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的功效。家長們可以選用經現代技術改良而成的四磨湯口服液,亦是用于嬰幼兒乳食內滯證,解決腹脹、腹痛、夜間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便秘等問題的好辦法。

健康早餐,最好這樣吃
看到這里有人要問了,這不讓吃、那不讓吃的,媽媽們可太難了!孩子的早餐到底要怎么吃才合適?
其實沒有最適合的早餐,只有最適合的營養搭配。張文宏醫生認為,孩子的早餐起碼要保證蛋白質和高營養這兩點基本要求,在這個營養需求上的合理早餐搭配都是可以的。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份營養充足的早餐應該包含4類食物,分別是:
提供能量為主,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糧谷物食物,比如面包、燕麥片、雜糧粥、玉米等;
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肉禽蛋類;
提供膳食纖維與豐富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類;
提供鈣以及多種營養素的奶制品。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公式:主食+肉蛋類+蔬果+奶。不過,如果孩子吃不了這么多,也可以選擇吃其中3類,遵循“主食∶蔬菜∶肉=3∶2∶1”的搭配原則。
總之,飲食搭配、保證營養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家長們一定要多用心,讓孩子每頓飯都吃得健康。
參考資料:
1.拉黑!這6大“假營養”早餐,正在毀娃的身高、腸胃、免疫力.科學家庭育兒.2021-01-05
2.有一種傷害叫做“糊弄式”早餐.光明網.2021-02-25
3. 王向龍.給孩子一份營養早餐[J].消費指南,2012:16-19.